你有没有琢磨过一件事儿?就是咱们那位邻居,韩国,这些年老透着那么一股劲儿,好像总觉得自己在哪方面得比咱们强点儿。
最近不是有个挺出名的韩国教授,首尔大学的金兰都,来咱们这儿实地看了看,回去上节目那话说的,啧啧,“世界上瞧不起美国的只有朝鲜,瞧不起中国的只有韩国。”这话够直接吧?更有意思的是,他自己都承认,这一趟下来,他心里那点儿作为韩国人的“优越感”,咔嚓,碎了。
这事儿就得说道说道了。他们那点“优越感”到底打哪儿来的?金教授自己也琢磨这事儿。韩国建国时间不长,但口气不小,国名里那个“大”字就挺能说明问题。过去几十年,他们确实赶上了好时候,抓住了产业转移的红利,经济一下子起来了,成了所谓的“亚洲四小龙”。
这速度快了,人就容易飘,觉得自己特厉害,把旁边那个曾经块头大但步子慢的邻居给甩远了。那时候咱们刚开始摸索,他们看着,可不就有了点“俯视”的资本嘛。
这还不算完,他们内部甚至还捣鼓出个“三明治理论”,说自己夹在日本和中国中间,前面有标兵,后面有追兵,压力山大。听着挺形象,但仔细想想,这不就是典型的自我中心视角吗?完全忘了历史上谁是谁的啥,也选择性忽略了咱们中国这些年是咋跑起来的。这就像你邻居买了辆新摩托车,就觉得开四个轮子的你肯定追不上他了,还整天琢磨你怎么还没超过他,你说逗不逗?
然后你看,最有意思的是金教授在节目里怼那个说中国“追击”韩国的女嘉宾。他说,“追击”这词儿本身就带着傲慢。你仔细品品,咱们中国人啥时候说过要“追韩国”?咱老百姓聊天,谈发展、谈目标,对标的是谁?是山姆大叔,是欧洲那帮老牌玩家。
甚至在不少领域,咱们琢磨的是怎么“弯道超车”,是怎么直接制定新规则。人家还在纠结你是不是在“追”他,咱这边脑子里想的,压根就不是一个频道的事儿。 这就像俩下棋的,一个还在琢磨怎么吃对方的“马”,另一个已经在想怎么“将军”了,你说这棋还怎么下到一块儿去?
现实这东西,最打脸。你看看市场数据就知道了。曾经在中国手机市场横着走的三星,份额从20%多掉到不足1%。当年满大街跑的韩系车,现在呢?市场份额也是一落千丈,从两位数跌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
这些都曾是韩国人引以为傲的产业名片,怎么就不灵了?不是人家不努力,是赛道变了,玩家强了,咱们自己的国货,不管是技术、设计还是性价比,都噌噌往上冒。你还守着那点“祖上阔过”的念头,能不被市场教做人吗?
所以啊,所以金教授那句话才显得特别扎心又特别实在:“韩国只有被中国超越的命运,没有战胜中国的可能。”他还点了个关键:韩国的发展,很大程度是搭了全球化的顺风车,是“时势造英雄”;而中国呢?体量在这儿,韧性在这儿,更多是靠内生动力,是自己硬生生闯出来、卷出来的。
一个是借东风起来的,一个是自己刨地长出来的。你说这俩,根儿能一样深吗? 风来了,借东风那个可能飞得高,可风要是停了呢?自己有根儿那个,顶多长慢点,但它还在那儿。
再说了,老盯着咱们有啥用?金教授不也说了,咱们这边的人,忙着自己的事儿呢。谁有空天天比来比去?把自家日子过好了,比啥都强。你做得好,不用你说,别人自然看得到。你做得不行,说破天也没用,对吧?
那位教授的话,其实挺实在的。就是告诉他们,别老活在过去了,也别老盯着别人碗里的。踏踏实实看看自己有啥,能干啥,把那点事儿干明白了,比啥都强。
至于咱们自己,也一样。别因为人家几句话就怎么着。咱就埋头干咱自己的,把科技搞上去,把日子过红火,这就行了,其他的,都是瞎扯。
对此你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!
恒汇证券-配资大全-杠杆配资平台哪家正规-配资炒股开户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